第(3/3)页 他转身对副将说:“去把城里闲置的旧屋整理出来,让流民中的老弱妇孺先住进去。” 这个决定再次引发争议。 “凭什么把我们的房子给外人住?”几个房主堵在衙门口抗议。 黄宁亲自出面解释:“只是暂借,每月会付租金。” 说着他掏出自己的俸银:“这是第一个月的租金,请各位行个方便。” 看到将军自掏腰包,抗议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。 与此同时,流民中的青壮年被组织起来,开始参与城墙的修缮工作。 “将军,我们真的能当兵吗?”一个高大的青年眼含期待。 黄宁亲自为他系上义军的红巾:“从今天起,你就是我帐下亲兵。” 这个消息像春风般在流民中传开,年轻人们纷纷报名参军。 城中的气氛一天天缓和,但粮食却日渐减少。 “将军,粮仓的存粮只够支撑半个月了。”军需官忧心忡忡地过来报告。 黄宁沉思片刻:“传我命令,从明日起全军口粮减半。” 这个决定让将领们大吃一惊:“将军,这会影响士气的!” “我的那份也减半。”黄宁坚定地说,“流民和城中百姓,一个都不能饿着。” 消息传开后,流民们自发组织起来,到城外挖野菜、捕鱼。 更令人感动的是,城中百姓也开始主动捐粮。 “将军,这是我家存的老腊肉…”一个曾经反对最激烈的乡绅红着脸递上包裹。 黄宁深深鞠躬:“我代流民兄弟们谢过了。” 就在局势逐渐好转时,探马突然来报:“将军,发现唐军斥候在城外三十里活动!” 整个郓州城顿时紧张起来。 “定是流民进城走漏了风声。”几个将领急得直跺脚。 黄宁却异常镇定:“传令,加强城防,流民中的青壮年全部编入守城队伍。”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捏了把汗。 “将军,这些流民才训练几天,能靠得住吗?”副将小声问道。 黄宁望向正在操练的新兵:“虽为新卒,可为了保护自己的容身之地,必定勇不可挡。” 果然,当夜官军偷袭时,这些新兵表现得异常勇猛。 “为了我们的新家!”新兵们挥舞着大刀,一个个冲上城墙。 激烈的战斗持续到天明,官军最终丢下数百具尸体仓皇撤退。 战后,城中百姓自发组织犒军。 “多亏了这些新兄弟啊!”酒馆老板把珍藏的老酒都搬了出来。 第(3/3)页